在家庭和學校之間架起信任的橋梁
責任督學 錢文華
責任督學在對學校督導過程中,自己發現的問題要直面指出,并及時提出督導意見,有的還要開出整改通知書,限期整改,適時回訪,這都是些常規性的工作。但較為棘手的是如何及時平穩地處理好家長、學校學生的舉報、投訴,這對督學的工作水平、工作態度、事業心責任感、敬業精神都是一種檢驗。
【案例描述】
在今年中考前夕,
她的孩子今年初三畢業,這幾天學校在做推薦生工作,昨天下午剛開了推薦生家長會,會上教導主任宣讀了了推薦生名單,她的孩子名字被報了6次,因無人應答(家長未去開會)被視作棄權。今天上午她去送孩子,其他家長都好奇地問她,她才知道此事,先是吃驚,繼而是惱火。她立即找到班主任,班主任說她孩子不在推薦之列,她又找校領導,也說她的孩子不在推薦之列。不在推薦之列為什么在大會上報我孩子的名字?豈有此理!她憤怒了!于是情急之下就打了我的電話。
【案例分析】
推薦生指標的正確運用是一件嚴肅的事,我立即與該校教學校長聯系,確認有此事后就趕往學校。我特地先家長兩小時到學校了解情況。該生名叫楊鋮,綜合排名78名,從文化成績角度,該生達到推薦分數線。但當教導處對入圍的學生進行資格審核時,該生班主任發現其綜合學習能力不合格,未達到
聽完校領導的敘述,我當即指出這是由工作失誤造成的,對家長、對學生一定要做好安撫工作。當家長來校后,我要求分管校長找來教導主任及教務員當面向家長致歉,家長從氣憤,不接受、不相信到怨氣慢慢消除,我一直慢慢勸解。在此基礎上,我與一把手校長、分管教學校長一同商量,希望學校多提供幫助,讓該生在中考中發揮出最佳水平,給孩子和家長一些慰藉。他們都一口答應,還提出讓班主任、英語老師多關注他,家長將信將疑,不太情愿地離開了。到了6月初,我打電話給家長詢問孩子的狀況,她說,孩子情緒低落,怕同學笑話,思想負擔重,學校僅是讓他多聽了一次講座而已,她正要打電話給我,并說如果你為難,就算了。我當即冒雨又趕到學校,找到兩位校長,他們見我如此認真,很是感動。當即表示,為該生單獨做考前心理和文化輔導。說到做到,盡管領導們工作很忙,還是抽出時間,校長輔導作文,教學校長輔導物理。我又和家長聯系,家長有所觸動,配合學校做工作,孩子情緒逐步趨穩,考前狀態較好。中考成績出來后,我第一時間詢問了該生的成績,結果該生的成績高出原來想推薦那所重點中學的錄取分5.5分。當晚,該校校長在校長、督學微信群中向我表示了真誠的感謝,說這就是督學督的結果。該生家長也打來電話感謝我,說我救了她的孩子。我說,這是我的工作職責,你應該感謝學校,感
【案例反思】
或許有人認為,你們督學太頂真,或許幾年后孩子和家長將此事忘得一干二凈,或者認為這樣做是應該的。但我覺得責任督學為了穩定學校,盡了一份責任是值得的。如果,我們不及時妥善處理,可能會產生較壞的社會影響。你督得有理有序,督有成效,家長愛戴你,老師歡迎你,校長尊重你,政府相信你。如果我們的老師,我們的家長遇到問題,遇到困難,遇到矛盾,能馬上想到責任督學,求助責任督學,信任責任督學,那就是他們對責任督學工作的認可,也說明責任督學憑著自己對教育的執著與堅守,在家長與學校之間架起了一座理解與信任的橋梁。